中国储能网讯:冬天白毛风,春天黄沙风。坝上的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这是民间对当地风的描述评价。尚义的风,从内蒙古高原进入,卷着草原未被污染过的最纯朴的气味,吹过2600余万平方公里大地,从古到今,没有倦意。多少年来,风的概念,写在尚义人的脸上,刻入尚义人心里。
10年前,尚义的风突然被人关注。取之不竭的风能、广袤无垠的土地,使这里成为建设世界级大型风电场绝佳场所。从那年开始,尚义的风摇身一变,成为了“香饽饽”。
十年追风,风电产业成了尚义的顶梁柱,纳税额逐年提升,去年风电企业的纳税总额达9000余万,占据尚义县财政的半壁江山。
金秋9月,记者走进尚义县,探寻尚义人十年追风的足迹……
下好“先手棋”
如果要为尚义的风电产业找几个关键词,“早”一定不可或缺。
尚义风电产业规划早、落地早,也在全市最早见效益。
尚义县委书记孙海东介绍:“近年来,尚义县委、政府把发展风电产业纳入全县重大发展战略中,并作为支柱产业全力以赴。”
思维激荡换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尚义确立了发展的抓手和主攻方向,全县风电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3年10月18日,投资3.6亿元、建设规模3.45万千瓦的国华尚义(满井)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作为省重点项目在廊坊签约,标志着国华公司与尚义实现了成功对接。2004年7月28日,国华尚义(满井)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尚义成了全市在风电方面“第一个吃螃蟹”的县区。
而尚义县“老风电人”——重点办副主任张凯介绍,由于当时风电行业在国内也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先手棋”,不仅使尚义在这片当时的“蓝海”领跑,也让更多的企业知道了尚义,关注到尚义的风,为之后的风电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把握“快节奏”
进入9月,尚义县察哈尔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察哈尔风电”)的员工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公司的光伏发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了。这个位于八道沟镇赛尔台村的民营企业,自2010年注册以来,短短4年里已完成6期风电项目建设投产,目前光伏发电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正在动工。
像察哈尔风电这样紧锣密鼓上项目的企业,在尚义并不是孤例。
2008年,国电集团龙源公司牵手尚义。从项目签约到正式开工,县委、县政府把风电项目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集体或单独多次到炕塄乡为风电山庄建设选址。为开辟通往工程区的路径,县交通局和炕塄乡通力协作,仅用20天时间就在山丘上铲出一条1公里的硬化路;国土、城建等部门一周工作一天办结;水务局无偿提供打井设施和技术指导;电力、电信部门对施工用电、电话安装不问价钱,半月工程一周完工……国华的领导曾感慨地说:“在发达地区三个月办完的事,在尚义一周。”
“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根本不会发展这么快。”对于公司的发展,察哈尔风电项目经理高兵如是说。
风电产业的“尚义速度”不仅体现在项目落地“发芽”,也体现在建设投产这个“开花结果”的过程里。
2005年10月15日,国华尚义(满井)风电场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工程创造了两项之最:采取特殊防冻措施,开创了河北坝上地区室外混凝土浇筑时间最早的先例;工程实际工期仅用9个月,创造了北方地区同等规模风电装机速度之最。
做实“大文章”
在尚义风电产业的历史上,国华尚义(满井)风电场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10月9日,随着满井风电场四期工程相继竣工,并网规模达到18.3万千瓦,成为当时全国单体最大的风电场。尚义也一度执坝上地区乃至北方地区风电“帅旗”。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几年来,许多大企业看好尚义县风电产业,纷纷前来投资。尚义县乘势而上,紧锣密鼓大做风电文章。通过科学规划,对风电资源实行优化整合,坚持“大企业、大项目、高规格”发展,引进了国华、国电龙源、华电、华能等 “国字号”风电开发企业。
截至2014年8月底,全县累计核准了26项风电工程项目,建成21个风电场,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42万千瓦,投产容量137.2万千瓦,占全市总量的25%,位于全省前列。
一座座“风车”,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能输送到京津地区,成为了尚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
快马再“加鞭”
随着装机量的不断增长,并网难成了困扰尚义县风电行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崛起、绿色赶超”作为主攻方向,把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决策,以大上风电、快上光电为抓手,加厚做强新型能源产业,使尚义清洁能源产业迈入了风光互补、综合开发的新阶段。
——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建设的意见》、《光伏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专件,建立了新能源建设的激励机制,在抓好风电开发的同时,借助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的机遇,充分发挥风光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光伏发电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积极推进光伏资源市场的建立和有序发展,加大光伏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
去年8月份,与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等12家大型新能源企业一次性签订了总投资280亿元、总规模258万千瓦的36项光电开发协议。
——投资12亿元配合冀北电网公司实施了大青沟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开辟能源输出新通道,一期工程完成投入运行后,可解决120万千瓦风电光电并网需求,全部工程建成后,可满足480万千瓦风电光电并网需求。
——尚义县还引进启动了列入国家重点建设规划、总投资48.8亿元的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成后能对发电平峰补谷、平稳电网,以及减少弃风、弃光限电起到积极作用。
……
追风十年,生机勃勃的风电产业给尚义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翱翔蓝天、长风破浪。
乘风破浪
经张尚线来到坝上地区的尚义县境内,身处哪里都能看到风车。一排排巨大的风轮转动带来了占据全县半壁江山的财政收入——逐风十年,风电已经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尚义来讲,这个欠发达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如今因风电产业得福。
如果把说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看成为是这里风电产业的“骨”,那到底什么是风电产业发展的“髓”? 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尚义。
资源禀赋优越 以“风”引“凤”
9月的尚义草原,清凉扑面而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过去,尚义县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庄稼收成少,牛羊吃不饱。”这是对当地风灾的真实写照。
的确,地处塞外坝上的尚义县,是新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冷高压南下风道的必经之路。长期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再加上尚义坝上坝下特殊的地形对自然风产生的加速汇聚作用,自古以来大风日甚多,是全国少有的风能集中区。特别是西北部的牧区是西北部最大的风口,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有效风能资源在300天以上。
“对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风能具有的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我们认识到,县域经济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做好‘风’文章、谋划‘风’项目。”尚义县委书记孙海东如是说。
借助国家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支持,尚义县人将目光聚焦在风电产业上,在全县统一了对风力资源"底价"和风电产业前景的认识,作出了以绿色能源风电项目的开发争夺未来的发展战略抉择——
不算不知道。测风数据显示,尚义全县1500多平方公里地域处在海拔高度1300米以上,年均风速在每秒6米以上、年均风功率密度在每平方米200瓦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7200小时以上,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明显,分别是西北风和北风。风的品质非常好,绝大多数时间内风速处于可利用范围内,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
面对拥有500至600万千瓦的风电资源潜力,风在老百姓口中也变成了另一套说法:大风发电了,风灾变钱财。
打造“洼地效应” 聚“风”成拳
如何让风电产业,在尚义留得住、发展好?“打造‘洼地效应’,成立专门机构、制定优惠政策、宽松发展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尚义县长徐进海这样和记者说。
尚义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2003年10月,尚义首次“触电”——与国华公司成功对接开始,县委、县政府为风电建设打造的畅通无阻的流程。为开辟通往工程区的路径,县交通局和风电场区炕塄乡协力合作,以超常的工作克服修路占地、劳力发动、资金筹集等诸多困难。特别是在风机设备运抵前后,更是集中了全部精力,由于风筒体积和重量太大,为确保安全畅通运输,县交警大队在市交警支队的协助下,从京张高速公路宣化接口处一直护送到工地。
从责成专人协助企业办理前期手续,到协调部门为风电工程上报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提供及时的服务,从配合统计部门落实风电企业固定资产完成情况的统计事项,到制定建设项目月报告制度,保障项目建设进度信息的畅通。在尚义,服务风电发展写进了工作报告,成立了专管部门,制定了详细制度,成了全县的头等大事。国电、三峡新能源、中广核、察哈尔、国华、龙源、华电、大唐……多家大公司、大企业在“政策洼地”的虹吸效应下认识尚义、关注尚义,在合作双赢的“示范效应”的带动中落户尚义、扎根尚义。
尚义风电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来实现风电产业集聚。通过提供政策扶持风电产业项目在尚义聚风电产业成“拳”,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优化产业结构 借“风”扬帆
风电产业能够为尚义带来什么?
风电产业增加了当地税收。数字最有说服力。随着风电企业“三减三免”的陆续结束,尚义县风电企业纳税额逐年提升,去年全年缴纳税款9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的“半壁江山”。今年截至目前已缴纳税款5000余万元。县委书记孙海东表示,目前,蓬勃发展的风电行业成了尚义县财政的主要增长点。
更重要的是,风电产业能够带动尚义产业链各环节融合,推动新业态孵化,优化尚义的产业结构。
作为“清洁能源”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存在瓶颈——并网难而导致的限电——国华尚义(满井)风电场负责人张华介绍,自2008年风电快速发展以来,限电成了风电企业不可避免的话题。去年,满负荷18。3万千瓦的风电场实际并网只有8。1万千瓦,实际负荷只占到设计发电量的40%多。而据介绍2013年,尚义风电企业总限电量为8。6亿度,占应发电量的29。55%,占实际发电量的41。95%,影响了风电企业年度效益,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全县风电税收数量。
为此,尚义县增加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协同发展的风、光、水不仅缓解了单独发展风电带来的问题,更带来了更加有“厚度”,让风电产业发展更坚实。
同时, 风电业在一定程度上为本地创造了高品质就业的机会,拉动当地就业,给尚义带来最直接的实惠。
呼啦啦的大风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曾几何时,尚义县只是默默倾听着风的“叹息”。然而风电产业再起时,解答的是如何发展命题。尚义县委、县政府唱响“大风歌”改变了自己命运。一路走来,“大风歌”唱腔也与时俱进,谱出了更和谐的乐章。
风电十年,尚义借“风”而动,乘“风”破浪,在一曲“风光”无限的“大风歌”里,尚义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