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的电动车运营模式要能够真正开展,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人敢保证它会成功,但是如果我们就此望而却步,那就再无成功可能。
要么玩命加电池,要么换电池,这是当前解决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两种方法。换电模式在理论上可以把续航里程延长至无限,并有效降低电动车成本,但在实际商业化过程中,换电与充电模式一样举步维艰。
以色列的Better Place公司是换电模式的积极推动者
来自以色列的Better Place公司是换电模式的积极推动者,也是这个星球上最具传奇性的创业公司之一。
他的创始人,来自硅谷的夏嘉曦(Shai Agassi)职业履历辉煌,之前是世界最大软件公司SAP高管,2005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对未来的一通演讲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对这个年轻人的疯狂想法认真起来,为他拉来一系列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它们中包括雷诺、日产双料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以色列亿万富翁伊丹•奥弗(Idan Ofer,观致汽车以色列投资方)、汇丰、摩根士丹利、通用电气、瑞士银行等。自2007年创立以来,Better Place已经融资超过7.5亿美元,成为历史上第五大创业公司。
创始人的想法十分简单,公司没有奢望解决技术难题,而是试图改变目前电动车的使用方式。
加5分钟油可以跑500多公里,100多年发展历程形成的使用便捷性是传统车的最大优势,电动车无法与之抗衡――给电动车充电一般需要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快充对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有损伤。
BetterPlace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充换结合,长时间停放在住所、办公地时充电,长途行驶中可以在换电站换上充满电的电池。而且换电模式还有其他的好处。
在夏嘉曦看来,把电动车与电池一起销售就像出售传统汽车时搭售了足够汽车跑好几年的汽油,这是电动车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如果买车时不必购买电池,而是在使用过程中分期支付,那么和传统车相比,购买和使用电动车会更划算。
Better Place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电动车服务网络,基础设施由智能电网支撑的充电桩、换电站构成,消费者从公司购买服务包,按行驶里程收费,相当于租赁。具体实施上,因为与厂商的合作关系不同,消费者可以有不同消费方式――可以购买整车加电池,或者购买整车租赁电池,也可以租赁整车与电池等等。
在以色列和丹麦的试运营中,Better Place从雷诺公司订购电动车,留下电池,将电池以外的汽车出售给消费者,公司提供充、换电服务,按行驶里程收取服务费。
Better Place在这里充当了运营商的角色,由它整合汽车公司、电力供应商,消费者只需买车、向它购买服务,甚至车也从后者购买,像使用手机一样使用电动车。
对消费者来说,这是当前最接近完美的解决方案――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而让BetterPlace独自承受困难――它要改变世界上最强悍的三大行业――汽车、石油、电力的思维和利益分配,而且必须要解决电池标准统一、争取政府支持等几乎令人绝望的难题。
电动汽车普及受制于电池性能、电池成本、基础设施、资金、政府支持,而且这些因素互为短板,任何一项都是其他因素实现的先决条件,现在已经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怪圈。
Better Place的计划已经在以色列投入商业运营,在丹麦即将投入商业运营,澳大利亚堪培拉紧随其后,已在2011年底开始网络建设。加拿大安大略、美国加州及旧金山、圣何塞、奥克兰、夏威夷等地也已加入计划。在日本,它成为唯一一家被允许参与开发电动车系统的外国公司。
2011年3月,Better Place在中国与南方电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年12月在广州建成换电系统体验中心,广州、深圳、南宁、海口等城市将成为双方合作的试点。
换电模式,或者说充换结合是否是最佳的电动车商业化途径?2012年3月底,记者就此专访Better Place中国业务总监周江龙,试图了解到这一途径的最新可行性动向。
“安全不取决于充电还是换电”
换电模式在中国一度与充电模式呼声不相上下,2011年4月杭州电动车自燃事件后情况急转直下,因自燃车辆采用换电方式,随后被许多人认为是不安全因素,理由是汽车电池要在高速、颠簸、灰尘、水浸、极端温度、雷电等恶劣环境中工作,频繁换电池会导致固定机构松动,造成安全隐患。
周江龙并不认可这种说法。面对恶劣工况是充电与换电的共同点,区别只是充电电池固定、换电电池可拆卸。他对本刊记者说:“颠簸和频繁拆卸对电池固定的影响不难解决,我们的原理来自于F16战斗机导弹悬挂系统,飞行中的战斗机颠簸比汽车厉害多了,导弹的挂和扔都要更精确,应用在汽车上没有任何问题。”
Better Place的电池固定装置在以色列进行了多轮研发、验证,现在发展到了第四代,由4个挂钩和定位螺栓组成,固定电池的同时,换电池过程也极为简洁迅速。在日本的电动出租车试运行中,换电池用时为59秒,广州换电体验中心换电池用时53秒,汽车从进入换电站到离开全过程不到5分钟,最快只需2分钟。
“电池的安全性并不取决于充电还是换电,关键是要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大量试验验证。”周江龙拿手机举例,iPhone手机电池不可拆换,但也发生过电池燃烧事故,与其他手机无异。手机、笔记本电脑,只要用到电池的电器都有安全风险,“这种风险不是哪种模式造成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以科学严谨的方式把风险降到最低”。
安全始终是Better Place进行开发的首要考虑因素,这家公司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和实际运营证明,只要在断电状态下更换电池,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周对记者说:“Better Place推崇充换结合,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公司在日本的电动出租车试运行项目提供快充、慢充、换电三种方式,在安全性方面没有区别。”
此外,他认为,“换电模式更大的好处是对电池进行专业充放电和维护”,每半个月到一个月进行一次深度放电、深度充电,对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来说是最好的,固定电池无法实现。
而且,拆卸下的电池需要经过吸尘、清洁、基本数据检测,然后进行低温下的恒温充电,因此,更好的充电环境、更专业的充电设施和检测都是换电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电池标准瓶颈解决三阶段
换电模式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的困难是电池规格、标准不统一,就像三星与诺基亚手机电池不能互换一样。对Better Place来说,电池标准确实是推广换电模式的一大阻力,这家公司在不同阶段准备采取不同应对策略来保证计划能够推进。
起步阶段,Better Place只能为每款电动车储备相应数量的专用电池,消费者需要哪款换哪款。理论上能解决问题,但实际操作中最大挑战来自资金,要为每款电动车在每一个(至少一部分或大多数)换电站储备专用电池,如果换电站数量多,将是一笔巨额投入。
发展阶段,在电池标准化形成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形成联盟,或采用相同规格电池组,有可能多款车型共用某几种电池,如A、B、C、D型电池,部分车型之间实现电池互换,这对换电站来说是好消息。
最终的理想阶段是电池标准化,所有车型之间实现电池互换,电池使用率提高,成本降低。
记者了解到,Better Place已经跟中国有关企业及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着手研究制定换电标准,该标准同样分步进行,首先保证安全性,其次是被换电池的性能,最终争取互换性。
周江龙还提出另一种思路:“标准化不是所有电池容量、尺寸一模一样,有可能是模组化的方式。”
电池包含电芯、模组、电池包等不同层次,目前针对电芯、模组的标准化已经做了大量相关工作,电池总成可以不尽相同,但其中包含的电池模组可以相同,比如大车用5个电池模组,小车用3个电池模组,换电站可以用标准化的电池模组,根据不同车辆进行电池打包和更换。
当然,这项工作同样需要整车厂配合,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协调,但并非没有可能。
需要多方协调的运营商角色
作为电动车浪潮中的热门公司,Better Place不制造汽车、电池、电力,只负责整合资源,搭建网络,提供服务,角色酷似手机运营商。
如前所述,在以色列和丹麦的试运营中,Better Place从雷诺公司订购电动车,留下电池,将电池以外的汽车出售给消费者,公司提供充、换电服务,按行驶里程收取服务费。
周江龙认为电动车时代需要有革命性的变化,从产品、思维到运营方式。“电动车整个价值链涉及到方方面面,比传统汽车复杂得多,要推动行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整合的解决方案,要考虑到车厂、电池厂、电力企业、消费者各方利益才能让大家齐心协力推动这个事情。”
Better Place模式显然是他最认同的解决方案,而同时交通智能网络的实施能让消费者消除里程恐惧,方便、廉价地使用电动车。
车主输入目的地,行车电脑会自动计算电量可行驶里程,如果电量足够就无需担忧,如果电量不足,系统会为车主提示什么时候、去哪里更换电池,长时间停放时也可以选择充电。即便目前的电动车产品,也可以做到这样的服务。
像Better Place这样的运营商诞生让分摊电池成本甚至整车成本成为可能,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电动车购置费用。
我们了解到,Better Place提供的服务包按行驶里程收取所有充电、换电服务费,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包含整车的服务包,也可以购买只包含电池、充换电的服务包,类似于整车租赁或电池租赁。
与南方电网合作解决了部分地区基础设施难题,接下来,如何说服地方政府、说服汽车厂商参与到这个计划中,将是Better Place在中国能否继续推行运营下去的关键。
然而这并不容易。
以色列等地已开启商业化进程
好在相比其他新能源汽车项目,应该说Better Place的商业化进程算是快的。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以色列建成38个换电站,并陆续投入运营,覆盖全国的充电桩网络也基本形成,已经有超过百辆的电动车享受服务。在丹麦,充换电网络也基本成形,近100辆电动车投入运行。在2012年底,以色列和丹麦市场将形成几千辆电动车的规模。
电动车理想率先在这两个国家实现有其特定原因。以色列国土面积小、人口少,石油严重依赖进口,周边敌国林立,危机感让这个国家摆脱石油依赖的愿望无比强烈。丹麦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占比超过20%,夜晚用电低谷时需要付钱将多余电量输送给德国,急需电动车这样能削峰填谷又环保的产品。
澳大利亚是Better Place第三大市场,为堪培拉建设电动车服务网络的工作已于2011年底开始。此外,加拿大安大略、美国加州、旧金山、圣何塞、奥克兰、夏威夷等地也与该公司签订内容不同的合作协议,建设智能电网、引入电动交通体系。
在亚洲,Better Place2010年与日本经济产业省、东京最大的出租车运营商Nihon Kotsu合作,在东京推出充换结合的电动出租车运营服务。
此项目包括数辆改造的日产电动出租车,共进行了2期试验――4月26日~7月30日为第一阶段运营,8月分析数据,9月1日~11月19日,项目再度开展。
在已公布的第一阶段数据中,电动出租车共行驶40311公里,进行2122次换电(包含为参观者演示),平均换电用时59.1秒,共3020人次乘坐。
Better Place东京项目有借鉴意义,新能源汽车由公共交通用车开始商业化进程是最佳选择,也已基本形成共识。比如出租车,运行时间约是普通私家车的10倍,出租车只占东京全部乘用车的2%,排放却占到20%,让这部分车辆率先实现新能源化,节能减排事半功倍。
应该看到,尽管在国内存在争议,但公交车、出租车长时间运行的特点不适合充电模式,换电、充换结合是其首选。
我们认为,Better Place的电动车运营模式要能够真正开展,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个不得不忍受的过程,没有人敢保证它能成功,但是如果我们就此望而却步,那就再无成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