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新能源建设与消纳 返回

国网辽宁电力:攻克海上风电送出关键技术,服务“蓝色产业”绿色发展

作者:张爱萍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4-11-25 浏览:

数字储能网讯:辽宁大连庄河市石城岛东部海域,风机叶片随风转动,不断产出绿色电能。

  辽宁拥有2200多千米的海岸线。进入“十四五”时期,辽宁以能源结构转型为重点,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快建设坚强电网,攻关海上风电送出关键技术,服务海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优化海上风电送出方式

  7月1日,总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的华能团圆岛风电场并网发电,预计每年上网电量为6.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9.1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226万吨。目前,辽宁在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25万千瓦,预计年内可达150万千瓦。

  2022年9月30日,辽宁电力在大连庄河地区投运了东北地区首个用于输送海上风电的输变电工程——500千伏冷家输变电工程,并配套建设1条500千伏线路和3条220千伏线路,支撑海上风电项目并网。

  今年,国家批复辽宁省纳入规划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310万千瓦。辽宁电力按照“能分则分、可离可合、宜柔则柔”的规划思路,加快升级柔性交直流混联“海陆一体化”主干网架。

  10月18日0时,辽宁首批新能源集控中心——华能新能源集控中心、华能清洁能源集控中心正式纳入电网调度管理体系,涉及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24家新能源场站。辽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长胡锦景通过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时监测华能清洁能源集控中心的10家新能源场站电流、电压等情况,华能团圆岛风电场等3个海上风电项目均在其中。

攻克海上风电送出关键技术

  我国风电产业不断发展,需要匹配强适海性轻型化的核心装备。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登高行动计划2024专项。其中,“源网友好型高压大容量远海风电柔性直流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项目中的一项课题——“基于6.5千伏IGBT的轻型化柔直换流阀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由辽宁电力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共同承担。

  为了进一步优化海上风电输送方式,辽宁电力将科研项目向海洋输电领域延伸。今年初,辽宁电力发布“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的规划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揭榜挂帅项目,着重解决目前海上风电通过柔性直流输电并网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估与优化、场站协同运行及控制策略、系统故障分析与快速识别等关键技术问题。

  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海上风电团队成员正针对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接入不同落点场景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开展研究。团队成员综合电网网架接线、辽宁海上风电规划情况,构建海上风电接入典型场景,搭建仿真分析模型,开展安全稳定性分析工作,计划2025年年底结题,为辽宁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支撑。

服务“蓝色产业”绿色发展

  夜幕降临,锦州港集装箱码头上一盏盏智能控制节能灯在系统控制下发出明亮的灯光。门吊的巨大吊臂上下挥舞,装卸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2022年3月,锦州港采纳辽宁电力提出的港口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建议,陆续把1150盏利用率低且光衰严重的高压钠灯更换为节能灯,并打造了智能控制系统,全面提升用电安全和照明管理水平。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动力部主任杨永琪介绍,与改造前相比,改造后的照明设备月均节省电量16.5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76万吨。

  辽宁有锦州港、大连港、营口港等6个港口。辽宁电力加强与港口企业合作,从港口岸电建设、港口重卡充换电站建设、码头设备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数字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数字储能网:xxx(署名)”,除与数字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数字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数字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