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7到6月18日,2011首届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国际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储能网主办。在本届峰会上,来自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电科院等等各个政府部门已经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先企业的高层领导共计28位嘉宾为储能业界奉献了精彩演讲!本网根据现场录音资料整理各位嘉宾的发言,在网上发布以飨读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本届峰会上的发言摘编如下:
当前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现在我们正在兴建大型的风力发电厂。在北方,风电被称之为垃圾电,风电并网会影响风电的质量,增加调峰的负担。如果把备用蓄电发展起来,就可以变垃圾风电为宝。但是,我国现有的蓄电技术还不足以支持规模化蓄电产业的发展。
规模蓄电技术的两大新挑战:
1、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固定式蓄电装置。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和波浪发电是无法恒定的,必需有大规模蓄电装置配套运行。
2、电动车以电代油需要移动式蓄电装置。必要性已有广泛共识。要求高,难度大,蓄电池短期内难达完美。
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尚在探索中,技术远未成熟,应该有规划地安排几种蓄电技术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未来让市场作裁判。蓄电技术应该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未来要让市场做裁判。规模蓄电技术的评价标准:1、安全性;2、成本与寿命;3、能量转换效率;4、易维护性;5、比能量、比功率; 6、环境友好。
蓄电的直接经济效益——以指数 YCC 表示:
这个YCC指数大于1的话,就可以表明这个项目或者这个企业是盈利的。小于1的话,就可以表明其是亏损的。
再一个我要讲的是可再生能源蓄电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物理储能技术的作用;抽水蓄能是现在的主力。多张物理储能技术都应得到更快发展。
2、先进的铅酸蓄电池为当前的首选;
3、锂离子电池演示规模应稳步扩大;
4、钠硫电池要用国产品;
5、液流电池发展要统筹安排;
⑴液流电池体系繁多,要精心选用;
⑵全钒液流电池要发展,但勿一窝风;
⑶要大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流电池新技术——碱性溶液:锌/镍单液流电池;酸性溶液:铜/铅单液流电池;已进入工程化研制;
6、再生式燃料电池不宜采用;
7、大力推行用户分布式蓄电。
电动车与规模蓄电——电动车发展路径对头,可以避害兴利
发展路径——蓄电和用电方式的选择;油-电混合动力车我国无优势;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长途的节油少;纯电动公交车目前只能极少量演示;电动车做小,所有矛盾都易解决;大客车和中、高档乘用车主要用“增程式”纯电驱动车——增程式纯电驱动车有十大优点,是新一代电池投用前的最佳车种。
结束语
⑴ 规模蓄电应列入电力工程技术的组成部分,技术发展要有规划;
⑵ 正确理解蓄电技术先进性,不盲目追“高”,安全性为首,重视经济效益;
⑶ 铅酸、液流与锂离子电池均可能规模蓄电,要针对各自弱点进一步攻关;
⑷ 要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新电池技术,科技人员创新的大好时机。